2024年9月23日上午,昆明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2024年第三期“強基論壇”在學術交流中心第二報告廳舉辦。本次論壇共有4位專家進行學術報告,天津醫科大學陳宇鵬教授、華中農業大學金紅林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學徐楠杰教授以及復旦大學彭勃研究員,論壇為我們提供了獲取前沿知識、拓寬學術視野、提升科研能力、收獲實踐經驗的寶貴機會。
天津醫科大學陳宇鵬教授以“遺傳學腎臟疾病的基因治療”為題,圍繞功能缺失類遺傳學腎病Alport綜合征和miniCol4α5基因在治療該病的研究進行深入探討,著重闡述了miniCol4α5基因的篩選與構建及其該基因在治療小鼠視網膜病變中的應用,強調了mini基因載體在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。陳宇鵬授指出,在研究遺傳性腎病的治療過程時,腎病早期為最佳的基因治療時期,而mini基因載體以其高效性、安全性和靈活性在科研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。
華中農業大學金紅林教授以“放射賦能的抗腫瘤免疫治療工程”為題,提出了“腫瘤的間接放療”的新概念與“基于放療啟發的仿生藥物設計”的新方向。金紅林教授詳細闡明了放射旁觀者效應、遠隔效應與原位疫苗效應的機制,并介紹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的多個新的雙調控的免疫靶點,如USP7、USP13、CAMKⅡ等,以及靶點在腫瘤的放射免疫治療中可發揮重要作用。金紅林教授團隊不僅發現了可以增強疫苗效應的新途徑——即膽固醇代謝調控機制,同時也開發出了多種具有臨床轉化潛力的間接放療新技術和疫苗。
上海交通大學徐楠杰教授以“孤獨癥相關EphB2點突變破壞潛在的同伴社交認知分層障礙”為題,強調了關鍵基因EphB2在控制小鼠社交行為方面的重要作用,當把小鼠體內的EphB2基因敲除后,小鼠的社交互動就被顯著減少。徐楠杰教授為大家介紹了行為學主要的檢測方法,即三室社交互動測試,是一種經典的動物行為學實驗方法,主要用于評估實驗動物(如小鼠)在社會環境中的行為表現,特別是其社交興趣和社交認知能力。豐富了師生對動物實驗的了解。
復旦大學彭勃研究員以“小膠質細胞的死亡與新生”為題,圍繞死亡小膠質細胞碎片的清除機制、新生小膠質細胞的起源、小膠質細胞的功能與衰老、以小膠質細胞為靶點治療疾病四個層面展開,著重為師生分享了用正常小膠質細胞來替換突變細胞,以達到減緩神經系統病程、保護神經的作用。彭勃研究員在前期研究中將小膠質細胞替換應用于臨床,治療CSF1R相關性白質腦病,取得顯著成效。這不僅為我們基礎研究轉向臨床實踐帶來了巨大動力,也為今后腦部疾病的治療帶來曙光。
各位專家學者帶來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,通過與專家學者展開交流研討,有助于師生們拓寬學術視野,掌握學術領域的發展趨勢,提升學術能力。同時,強基論壇的舉辦有助于推動全院師生進一步提高科研能力,拓寬學術視野,激發創新思維,以高標準、高質量、嚴要求的 標準做好研究生工作,為學院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